让学习考试更高效
登录

应知应会判断(医院感染包括入)

173****4171_48415

2025-04-07 17:53:11  135题  

我的错题

(0)

我的收藏

(0)

我的笔记

(0)

离线下载

练习模式
顺序练习

0/135

高频错题

精选高频易错题

模拟考试

随机抽题仿真模拟

题型练习

按题型分类练习

章节练习

按章节分类练习

随机练习

试题顺序打乱练习

历年真题

往年真题/模拟题

学习资料

考试学习相关文档

搜索
判断
医院感染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。
判断
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,规定入院 24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。
判断
多重耐药菌(MDR)通常是指同时对 3 类或 3 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。
判断
泛耐药菌(PDR)是指同时对 5 类或 5 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。
判断
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。
判断
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。
判断
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患者,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,实施接触隔离措施。( )
判断
职业暴露后,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。
判断
我国甲类传染病有鼠疫、霍乱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。
判断
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、丙类传染病病人、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,应在诊断时间 48 小时内完成审核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。
判断
医院感染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。( )
判断
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,规定入院 24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。( )
判断
多重耐药菌(MDR)通常是指同时对 3 类或 3 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。( )
判断
泛耐药菌(PDR)是指同时对 5 类或 5 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。( )
判断
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。( )
判断
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。( )
判断
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患者,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,实施接触隔离措施。( )
判断
职业暴露后,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。( )
判断
我国甲类传染病有鼠疫、霍乱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。( )
判断
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、丙类传染病病人、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,应在诊断时间 48 小时内完成审核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。( )
判断
N0级护士需完成ICU培训至少3个月才能晋级。
判断
N4级护士需具备副主任护师职称。本专业工作(二级以上医院护理工作经历)满12年,经过3个月以上专科进修或取得专科护士证书护士。
判断
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产假不计入培训期限。
判断
N2级护士需具备主管护师职称。本专业工作(二级以上医院护理工作经历)满5年。
判断
专科护士年度评价不合格者直接取消绩效加分。
判断
N3级护士需主持科内护理查房。
判断
护士层级评价为“差”的需降级使用。
判断
N0级护士需参与夜班工作。
判断
专科护士取得证书后需在本岗位服务满3年。
判断
N1级护士的培训内容包括护理科研方法。
判断
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。
判断
N4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包括指导各层级护理人员。
判断
N0级护士的培训档案仅需记录科室考核成绩。
判断
专科护士需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每年至少3次。
判断
N3级护士需参与护理质量管理。
判断
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临床轮转。
判断
N2级护士需在ICU工作至少6个月。
判断
绩效工资向门诊护理岗位倾斜。
判断
N1级护士需指导保洁员和护理员工作。
判断
专科护士的选拔需通过科室推荐和护理部审核。
判断
床号可作为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。(   )
判断
急诊患者可使用医保卡号核对身份。(   )
判断
腕带损坏后可由护士单独更换。(   )
判断
意识障碍患者需双人核对腕带和床头卡。(   )
判断
转科交接时需清点患者皮肤情况。(   )
判断
无名患者腕带需填写真实姓名。(   )
判断
输血前仅需核对血型即可。(   )
判断
身份识别制度由质控组定期检查。(   )
判断
门诊患者无需使用腕带。(   )
判断
患者家属可参与身份信息核对。(   )
判断
腕带信息允许使用铅笔填写。(   )
判断
抢救车可临时外借给其他科室使用。
判断
抢救车封存后需每日检查锁扣或封条完好性。
判断
近效期药品无需特殊登记,直接使用即可。
判断
护士长需随时检查各班工作,发现用药问题及时处理。
判断
发生输液反应时,输液器需高温消毒后丢弃。
判断
重点药物使用后无需监测患者相关指标。
判断
抢救药品使用后需及时补充,确保基数完整。
判断
普通维生素属于重点药物。
判断
护士需指导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。
判断
药物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保留空瓶备查。
判断
转科患者病历由转入科室重新建立。(   )
判断
新生儿身份识别只需核对母亲姓名。(   )
判断
药物过敏信息需标注在腕带上。(   )
判断
无名患者身份确认后需修改所有记录。(   )
判断
转运患者时无需携带急救物品。(   )
判断
六交清包括治疗、导管、仪器等情况。(   )
判断
身份识别错误属于医疗事故隐患。(   )
判断
语言障碍患者可由护工代为陈述身份。(   )
判断
查对制度仅适用于高危操作。(   )
判断
急诊护士可自行决定危重患者的转运人员配置。(   )
判断
病房转ICU时,病房护士必须与医生共同护送患者。(   )
判断
高危药品必须单人核对即可使用。(   )
判断
麻醉药品空安瓿可由临床科室自行销毁。(   )
判断
产后产妇需在产房观察2小时后返回病房。(   )
判断
病区药品可长期积压,无需定期检查。(   )
判断
患者专用药品可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。(   )
判断
ICU转病房时,转运评估单需由病房护士单独填写。(   )
判断
手术室接患者时,只需核对姓名即可。(   )
判断
麻精药品管理人员轮换周期为每2年一次。(   )
判断
条码扫描可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方法。
判断
抢救病人时,非紧急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。
判断
配血标本采集时,血型和交叉配血标本需分开采集。
判断
手术室器械护士无需参与清点纱布和器械。
判断
供应室灭菌包需检查包外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。
判断
产房分娩后2小时需核查产妇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情况。
判断
护士可单独核对毒麻药品后使用。
判断
发药时患者提出疑问,护士应自行查清后执行。
判断
植入物灭菌效果监测需双人查对并记录。
判断
静脉给药时需检查瓶口有无松动或裂缝。
判断
Ⅳ类事件是指已造成患者伤害的不良事件。
判断
输血时,若血袋内血浆呈乳糜状,可继续使用。
判断
发生Ⅰ类护理不良事件需在72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。
判断
患者输血前,血型检查标本和交叉配血标本可同一次抽取。
判断
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主动报告Ⅲ、Ⅳ级事件。
判断
输血过程中可加入抗生素以预防感染。
判断
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时,无需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判断
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需报送至护理部。
判断
护士采集血标本时,可从正在输液的肢体抽血。
判断
Ⅳ级不良事件需每月填写报告表并登记。
考试宝

拍照搜题、语音搜题、刷题学习

立即下载